摘要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但它不是历史上的黄鹤楼,黄鹤楼曾经被警钟楼取代,不幸的是,武汉最早的城市形象一直很难看到。
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它在历史上被多次毁坏和建造。黄鹤楼的形状和大小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只剩下一张照片是晚清同治年间重建的一座木质黄鹤楼,不幸的是,黄鹤楼最终被大火烧毁,武汉直到1983年才有真正的黄鹤楼,黄鹤楼的变化是兰塔及其遗址在现代形象中也反映了近代以来武汉城市的演变。
黄鹤楼是当今武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上不是黄鹤楼,从三国到清朝,黄鹤楼位于武昌市佘山西段,靠近长江,黄鹤楼高高建在高台上,无疑武昌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1865年来到武汉的法国化学工程师保罗·冠军是拍摄武汉市的第一位摄影师。在汉口在长江上拍摄的一张照片中,他可以看到另一边的武昌市的前景,但却看不到黄徽记上的黄鹤楼,空荡荡的,没有任何高楼大厦。一八五八年太平天国战争中,黄鹤楼被毁,但尚壁翁的武汉之行并未重建。
冠军离开三年后,黄鹤楼在原址上重建。英国著名旅行家约翰汤姆森留下了一张历史照片,1871年来到武汉,爬上汉阳最近的一扇大门,来到黄鹤楼。在大门的瓮墙上,他拍了一张黄鹤楼北边的照片,这时黄鹤楼才三岁,看上去很新,除了三层楼高的黄鹤楼外,前面只有一座元代的小佛塔,黄鹤楼的雄伟气势在眼前。从汤姆森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权力。
更能反映出同治时期黄鹤楼在武昌市天际线上的突出位置,三年后由俄罗斯科贸考察团赴武汉考察,同治革命结束后,俄罗斯代表团赴中国搜集资料,调查了黄鹤楼的位置。俄罗斯在中国的贸易港口。代表团于1874年抵达武汉,在摄影师博伊尔斯基的陪同下,乘船在长江上,拍摄了一张黄鹤楼的长期照片。照片中的黄鹤楼非常引人注目。它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建在射山黄谷基上,远远高于沿江民居。它就像长江上的一座巨大灯塔。它已成为船舶识别武昌市的标志。
然而,1868年建成的黄鹤楼只存在了15年,1884年秋被大火烧毁,作为世界著名的建筑,黄鹤楼的被毁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申宝详细报道了这场火灾。《点石斋画报》还收录了一幅生动的历史遗址云亡图来描述火灾现场。事实上,黄鹤楼的焚烧完全牵连在一起:原来是黄鹤楼下汉阳门外张氏骨厂的一场火灾。那天北风很大,火星被吹到黄鹤楼。不到半个小时,黄鹤楼在熊熊烈火中向南坠落,化为灰烬。
在清代,黄鹤楼被多次毁坏和重建。历史上称为《火经》三次八起,顺治、康熙、雍正年间多次翻修或扩建,乾隆南巡第四十四年,参观武昌黄河塔,在江汉御用法师牌匾上题字,嘉庆年间。道光年间,黄鹤楼多次修缮加固。
地方政府和士绅在黄鹤楼建设上坚持不懈。正如湖北省学者王宝新所说,一座建筑兴旺发达,一座建筑废弃,而国家的兴衰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黄鹤楼的存在已成为国家兴旺的象征,因此黄鹤楼的毁灭太平天国之后,湖北地方知识分子遭受了不可接受的损失。
鉴于此,黄鹤楼的改造方案已被反复提出。然而,在现代中国,风雨交加,已成为一个不可企及的梦想。清末,湖广总督张志东曾计划在汉阳钢铁厂铸造一座纯金属黄鹤楼,以结束这场火灾,但这一计划从未得到实施。
民国时期,黄鹤楼的重建计划很多,最有影响的是1946年,湖北省政府计划在抗日战争胜利前,按照同治楼的风格,在原址上重建黄鹤楼。侵略。这一想法是湖北当局计划于20世纪40年代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副产品。1947年,对武汉长江大桥项目进行了初步调查,黄鹤楼改造项目也由中国桥梁公司负责,该公司开始然而,由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内战,黄鹤楼和仅在1947年才出现在图纸上的武汉长江大桥,都是徒劳的。
除了频繁的战争,火灾是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难以保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建在高的平台上,沿江的黄鹤楼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如何应对中国城市的消防问题在改变城市格局和建筑材料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城市消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1904年,黄河塔灾难发生20年后,时任湖北省省长段芳在黄河塔原址主持修建了一座两层西式红色建筑。西边有一座高塔,里面有一个自鸣钟。这是一个消防建筑,它寻找火灾并通知火警。当发生火灾时,可以用警铃通知火警。
民国时期,警钟楼的火灾报警系统更加完善,1933年以来,三名消防值班人员全年驻扎在警钟楼,使用三种信号:挂旗、鸣铃、点灯,当时武昌市被划分为八个辖区。公安分局。发生火灾时,无论白天,先按警铃鸣响,再按各区的编号鸣响警铃,同时白天按各区的具体颜色悬挂国旗,夜间按规定点亮红色火灾报警灯,用以指示火灾报警区域。灯的数量。
被火灾摧毁的黄河塔和现代城市消防系统下建造的警钟塔,可以看作是武汉市现代化的反映,但这样一座纯粹的西式建筑,而不是传统的中国式黄鹤楼,也可以说是长江之巅的塔。中国现代城市转型过程中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
警报塔建成三年后,在不远处建了一座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三层亭子,这座楼是1907年张志东的门所建。为纪念张志东在湖北的成就,原名礼仪楼,张志东并不反对修缮建筑,但他认为这座建筑的名字太高调了,为了体现低调奢华的内涵,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奥尔罗塔,并借了《古代》亲自刻上牌匾。雄伟的奥兰多和震绥南海。
因此,在清末民国时期,黄鹤楼原址上出现了两座风格迥异的亭子,警钟楼距离黄鹤楼原址最近,是最有资格继承黄鹤楼名称的。然而,它的建筑风格过于非民族化。它与传统文化中扬州三月烟花的想象格格不入。因此,有人认为附近的奥雷奥塔是黄鹤楼的寄宿地。
由于江泾楼地理位置优越,警钟楼和奥利奥楼继承了黄鹤楼的传统商业基础,在中国古代城市中,名胜古迹、名胜古迹多为游人和闲逛者,多在这里就餐、聊天、喝茶、观景。这些繁荣的第三产业并没有随着黄鹤楼的倒塌而衰落。相反,随着现代武昌市的发展,新业务不断扩大。例如,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在黄鹤楼周围开辟了许多摄影馆。其中,武昌最著名的现代鲜镇楼摄影馆,就在鄂尔多塔前蛇山脚下开业。
黄鹤楼与武昌城墙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早在三国时期黄鹤楼的诞生,它就成了武昌城的前身吴霞口的敌人建筑,明城墙建成后,长江沿岸的城墙也蜿蜒穿过黄谷基河。在离黄河塔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城门,汉阳门,离江岸最近,虽然离长江很近,但明清武昌城并没有向长江张开双臂,高大坚固的明城墙将武昌城与长江分隔开来。汉阳门经水路登陆后成为进入武昌市的主要通道。
从黄河塔到汉阳门,城墙非常靠近长江岸边。沿江的道路很窄,棚户区也很集中,很肮脏,很乱。1858年英国特使尔金从长江登陆武昌时,在日记中留下这样的评论:武昌相当大,和广州差不多大,但到处都是破的。二进的书信日记)这种景象在后半个世纪没有多大变化,至少在汉阳门地区是如此,从20世纪20年代在黄街北上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拥挤杂乱的城市格局也是1884年黄鹤楼被毁的根本原因。
1926年北方远征军占领武昌后,国民党根据市民的强烈要求,决定拆除武昌的全部城墙,已经存在500多年的武昌明城墙很快就消失了,汉阳门城墙被拆毁后,武昌市突然暴露在外。河。靠近城墙的棚户区被河水冲走,城墙原址空空荡荡。当局沿河修建了一条公路,就是今天武昌临江大道。汉阳门地区的城墙拆除和沿江公路的拓宽改造20世纪30年代武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缩影。
左图为20世纪20年代武昌长城和长江码头。近门为汉阳门,远烟囱为现代武汉著名纺织企业汉口第一纱厂。右图为20世纪30年代武汉汉阳门墙拆除、沿江道路整修拓宽后的区域。
揭下城墙,修好了黄曲集,显得更宏伟了,山的一侧形成了一堵巨大的石墙,原来是与城墙相连的,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艺术家们在武汉画了一堵巨大的抗战宣传墙,当然,武汉失陷后,壁画很快就被日本人破坏了。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经过对大桥选址的几次讨论,最终确定了龟蛇方案,根据该方案,武昌引桥将占据佘山西段黄河塔遗址,并在齐末建成一系列建筑物。唐朝和中华民国,包括警钟塔和奥利奥塔,都已被拆除。在黄鹤楼原址附近,还有一个小平台,在那里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的一座桥梁。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时,有一个重建黄鹤楼的计划,但最终没有实现,然而,长江大桥桥头的设计似乎看到了黄鹤楼的影子,这个设计最初并不引人注目,但被周恩来总理选为最终的计划。设计师吴华成在《设计手册》中提到,桥头堡建筑的设计借鉴了清代黄鹤楼的建筑风格,被称为积点亭式,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朴素美,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以目前的方式在重建黄鹤楼的过程中,这座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成为对黄鹤楼的另一种补充解读。
黄河塔旧址与黄河塔新址的关系,图片左侧为长江。黄箱是黄鹤楼的旧址,红箱是现在的黄鹤楼。
随着1985年蛇山顶新黄鹤楼的建设,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新黄鹤楼上,由于黄鹤楼原址已被武汉长江大桥占用,新黄鹤楼原址已向东移约一公里至北冰洋顶。阿克山,离河岸较远,地势较高,但长江桥头下的黄河塔遗址没有看到黄河塔的遗迹,甚至在地形地貌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仍保留在影像中的黄鹤楼百年来的不同时期,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座古城几千年来的现代转型。
相关文章